扮仙

崑腔與臺灣信仰文化

    華人的信仰民俗中,戲曲,不只是「演故事」,它具有儀式與社會功能,更是人們藉以表達信仰的媒介。 戲班演出,年中行事,往往與歲時節令相關,崑班尤然。酬神祭典,少不了吉慶戲,在香煙繚繞中,賜福天官身著紅蟒、手持如意,奉玉帝敕旨,頒賜人間福祿;又有福祿壽三仙、呂洞賓等八仙,錦袍玉帶,眾仙雲集,這樣的戲,臺灣民間俗稱「扮仙」。「扮仙」的演員,口中唱唸的,無非是五穀豐登、財帛豐盈、滿門吉慶、福壽綿長,而臺下觀眾,也在這樣的氛圍中,感受上天賜福,祈求未來平安順遂。 在臺灣,舉凡神誕、慶典、還願、建醮等,涉及到宗教的活動,都要演戲,而演出正戲前,「扮仙」是必不可少的。臺灣的扮仙戲種類繁多,崑腔扮仙戲,源自蘇州崑曲,而帶有濃厚的臺灣味。 本期特展,藉由「扮仙戲」,呈現崑腔與臺灣信仰文化的關係。崑曲博物館108年度執行「新竹市傳統表演藝術普查計畫」,新竹市的北管軒社,擁有豐厚的文化積累。本期特展,由新竹市竹塹北管藝術團、振樂軒、新樂軒借展珍貴的北管彩牌、戲服與抄本,藉此,得以一窺臺灣北管崑腔的歷史風華。


吉慶戲・扮仙・崑班演出行事
    蘇州崑班,有其演出習俗,首次開臺,必須先上〈天官賜福〉,其次演「三跳」︰〈跳魁星〉、〈跳加官〉、〈跳財神〉,這樣的吉慶戲,在臺灣一般又稱「扮仙」。崑曲吉慶戲,尚有〈上壽〉(〈三星上壽〉和〈八仙上壽〉)、〈張仙送子〉等,劇目、變化眾多。除了開臺首演,各種節慶、酬神、壽誕,在正戲演出之前,都要先演吉慶戲。這些戲,沒有曲折的故事或細膩的唱腔做表,眾仙登臺,賜福大眾,熱鬧非凡,取其喜慶吉祥之意,在場觀眾,也在這樣的人神互動間,得到祝福,以及對未來的美好期許。


臺灣北管中的崑腔扮仙戲
    臺灣人愛看戲,戲曲也和臺灣人的信仰生活密不可分。臺灣最早流行的是南管戲。大約在明、清之際,亂彈(北管)傳到臺灣,與南管同為臺灣廣受喜愛的劇種,當時有俗諺云「吃肉吃三層,看戲看亂彈」,可見亂彈戲過去受歡迎的情況。亂彈,在臺灣又稱「北管」,演出形式分為「出陣」、「排場」與「上棚」(彩扮演戲)。登臺演戲,在正戲之前,必先「扮仙」,演神仙聚會,賜福人間。北管常演的扮仙戲,有〈天官賜福〉、〈富貴長春〉、〈醉八仙〉、〈三仙會〉等,演哪齣扮仙戲,是有規矩的,一般較常演〈三仙會〉,〈賜福〉、〈富貴長春〉,只有在神格較高的宮廟、且戲班規模較大的條件才能演出。 臺灣民間,凡酬神、節令、祭祀等信仰活動,戲曲演出,是最重要的一環。除了聘請職業戲班演戲酬神,宮廟提供鄰近子弟學戲,一則為閒時娛樂,一則因應出陣、排場與演出的需要。新竹北管子弟日治時期有「五軒一社」,盛演子弟戲,許多軒社不惜花重金置辦戲籠,還延聘內行先生教演排練,大量的時間和金錢,就為了扮上登臺,憨子弟的北管狂熱,至今仍約略可見。


戲神信仰:西秦王爺與田都元帥
    臺灣的北管,分為「福路」(又稱「古路」)與「西路」(又稱「新路」、「西皮」)。「福路」為梆子腔,主要伴奏樂器是「殼仔弦」,戲神為西秦王爺;「西路」為皮黃腔,主要伴奏樂器是「吊規仔」(京胡),戲神為田都元帥。兩尊戲神,各有傳說,也衍伸出戲班禁忌。論職業戲班、子弟軒社,對祖師爺極為尊敬,每逢祖師爺壽誕(西秦王爺為農曆六月廿四日,田都元帥為農曆六月十一日或八月廿三日),以排場、演戲為祖師爺暖壽。戲神信仰,不僅凝聚團體的情誼,也是戲曲傳統賴以維持的核心。 西秦王爺的身分,民間傳說或為唐玄宗,或為後唐莊宗。據說,西秦王爺曾「倒嗓」,因從犬吠領悟發聲之法,學戲之人避免稱「狗」,而稱「幼毛」,並陪祀於王爺駕下,稱「將軍爺」;又因王爺曾為蛇精所困,因此戲班禁止提到「蛇」字,而以「溜」、「草繩」、「小龍」代之。 田都元帥又稱相公爺,其身分一說即玄宗梨園子弟雷海青。民間傳說,田都元帥出生後曾被棄置於田埂,幸賴毛蟹吐沫餵養,才得倖存,故戲班之人不可食蟹,以感念救命之恩。雷海青於天寶年間供奉梨園,安史之亂,玄宗敗走,雷海青被俘,安祿山召其入宮演奏,雷海青以琵琶怒擲安祿山,事敗被殺。而後,玄宗奔走四川,雷海青顯靈保駕,旗號有一「雷」字,「雨」旁為雲雨所蔽,故有「田都元帥」之稱。


崑曲與北管崑腔扮仙戲曲本的比較
    臺灣北管崑腔扮仙戲,有許多源自崑曲,但多少有些改變,改得比較俚俗,曲文有時甚至有訛字。曲文、念白,雖與崑曲曲本大多相同,實際演出則有明顯區別,給予觀者完全不同的感受。以〈天官賜福〉為例,對照工尺譜,北管崑腔與蘇州崑曲可看出音樂相似之處,但節奏有所變化,裝飾音也有不同,而臺灣北管的咬字吐音,與蘇州崑曲有不同的講究,加以使用的後場樂器、演奏手法有別,因此,二者聽來仍頗有差異。 北管抄本與崑曲曲本的對讀,不僅對照了崑腔傳播的變化,崑曲、北管、臺灣信仰,也在曲本對讀中,浮現出豐富的文化關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