筆墨有情
館藏崑曲名家書畫特展
文人,傳統社會中的知識份子,在他們的生活,從琴棋書畫到食衣住行無不講究,「崑曲」,更是富貴人家和文人生活的一部分。晚明以後,崑曲點綴了文人生活,與崑曲曲家、藝人之間的交往、詩書題贈,亦屬文人風流,如胡應麟曾在杭州,聽邵生唱曲,嬌婉動人,便題〈贈梨園邵生〉詩云:「艷舞嬌歌向月明,金釵羅襪鬥輕盈。何緣飽聽花卿曲,今日錢塘是錦城。」潘之恆曾觀吳越石家班演《牡丹亭》,題〈觀演杜麗娘贈阿蘅江孺〉,有「本是情深者,冥然會此情。難逢醒若夢,願向死求生。」之句。到了近代,文士與崑曲曲家、藝人的交往,更不只是戲臺上下演員與觀眾的關係,切磋崑曲的唱念、藝術品評的互動、君子之交的關懷、乃至對崑曲延續的使命感,近代崑曲人的交往,人情的溫暖,盡在筆墨之間。
崑曲博物館典藏崑曲名家書畫信札,多為近代崑曲曲家、藝人之作,近代崑曲名家的文化底蘊,盡在筆下。北京的崑曲,有京朝派的講究,也有崑弋腔的豪放,溥侗、朱家溍、張伯駒、葉仰曦、傅雪漪皆為京朝派崑曲名家,兼擅京劇,精於收藏品鑒。本期展出的名家書畫中,有張伯駒輓侯永奎對聯,京城崑壇情誼,於此可見。在江南,曲學大師吳梅,曾任教於北京大學、中央大學,把崑曲帶進學術殿堂,培育眾多曲學學者,與江南曲家的交往,推動、支持崑劇傳習所,影響甚大。曲家俞宗海通金石書畫,為崑曲葉(堂)派唱口正宗,吳梅稱「傳葉氏正宗,唯君一人而已。」其子俞振飛家學淵源,是當代京崑大師,這些江南曲家,對後來的崑劇傳習所與傳字輩藝人,有深刻的影響。當代崑劇藝人,也延續了這樣的文化傳統,傳統美學的薰陶與表演藝術之氣韻,相輔相成,延續了崑曲的藝術生命。
本期特展,以「地域/人物」為軸,展示館藏當代崑曲名家書畫,透過這些作品,不僅可看出手筆,感受舞臺以外的另一面,更可看出數代崑曲人的交遊,筆墨之間,無不有情。
京城崑曲的名家風雅
北京是明清兩代帝都,人文薈萃,雖與崑曲原鄉蘇州相隔千里,然崑曲是文人、仕宦、皇室生活的一部分,雖然清初以來,弋陽腔、亂彈相繼進入北京,崑曲在北京有所變化,但京朝派崑曲的講究,不亞於蘇州,曲家兼擅京劇,精於書畫。此處展示葉仰曦、張伯駒、朱家溍、傅雪漪等人作品,均為名家手筆。
葉仰曦(1902~1983),本姓葉赫那拉,名昀,自幼從溥侗、鍾秋岩、曹心泉學崑曲,得到溥侗真傳,有很高的崑曲造詣。工老生,聲若洪鐘,宏亮醇厚,能擫笛,〈彈詞》、〈訪普〉均為其擅長劇目。葉仰曦書畫亦習自溥侗,宗宋人遺韻,造詣極高,尤擅畫工筆山水。
張伯駒(1898~1982),本名家騏,字伯駒,別號叢碧,春遊主人,民國四公子之一。張伯駒出身軍閥,曾任鹽業銀行董事長,但厭惡從政為官,喜京劇、書畫,尤精於鑑賞收藏。其京劇宗余派,親炙余叔岩,自謂「我學余派,就是幫他在煙榻上吞雲吐霧,一字字、一句句摳出來的。」故余叔岩的戲,文武崑亂,傳於張伯駒最多。張伯駒的字,源自王羲之《十七帖》,自成一格,用筆飄逸,骨力內含,人稱「鳥羽體」,名畫家劉海粟評之為「運筆如春蠶吐絲,筆筆中鋒,奪人視線,溫婉持重,飄逸酣暢,兼而有之,無浮躁藻飾之氣。」此處展示對聯,為張伯駒輓北方崑曲名伶侯永奎所作。
朱家溍(1914~2003),字季黃,曾任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五十餘年。幼承家學,喜崑曲、京劇,曾從溥侗、曹心泉習崑曲,工老生、小生,又隨遲月亭、劉硯芳學楊派武生。1956年起,長年參加俞平伯創辦的北京崑曲研習社,能戲眾多,文武崑亂不擋。朱家溍是故宮文物品鑑專家,對於北京故宮的文物、演劇有深入的研究。朱家溍書法家學淵源,其父朱文鈞(號翼盫)為金石名家,朱家溍自幼習字,以顏柳為底,尤擅小楷,細膩精美,法度精嚴。
吳梅・中大與崑曲
吳梅(1884~1939),字瞿安,一字靈鳷,江蘇長洲(今蘇州)人。吳梅篤嗜詞曲,曾遊學四方,學文於盛霞飛,學詩於散原老人,學詞於彊村老人,與著名曲家俞宗海交往切磋,能擫笛,唱曲功力深厚。吳梅曾先後於東吳大學堂、北京大學、東南大學、中央大學、中山大學、金陵大學等校任教,主講詞曲二十餘年,培養眾多優秀學生,如唐圭璋、王玉章、盧前、任訥、錢南揚等,奠定近代戲曲之學術基石。吳梅與崑曲藝人的交往互動、指導提攜,亦可見其用心。1917年,蔡元培延聘吳梅至北京大學任教。蔡元培喜歡崑曲,在學校扶持「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崑曲組」,尤喜當時剛嶄露頭角的韓世昌。當時還是北大學生的顧君義,請吳梅到天樂園,觀看韓世昌的〈琴挑〉,吳梅頗為賞識,不久,韓世昌便拜吳梅為師,得其指點;北崑名小生白雲生,也拜吳梅研習曲律與唱法。1921年蘇州崑劇傳習所成立,吳梅是十二人董事之一,不僅推薦傅子衡為傳字輩上文化課,還在寒、暑假返回蘇州時,為傳字輩指點咬字吐音,更大力支持新樂府、仙霓社的演出。吳梅不僅把曲學帶進學術殿堂,也為崑劇的存續,保留一線生機。
吳梅擅詩詞,所作《霜厓三劇》,受當時曲壇好評,1935年,傳字輩排演《湘真閣》,一時引為佳話,有「付之梨園爨弄,詞律俱佳」之評。其書法從帖學為基礎,一任自然,所書立軸、橫幅乃至信札,都為藏家所珍愛。吳梅任教於中央大學時間最長,裁成甚眾,今任教於本校的洪惟助教授、孫玫教授,均為其再傳弟子,中央大學的戲曲研究、崑曲傳承可謂一脈相傳。此處展示館藏吳梅致鶴逸先生顧麟士信札、扇面書法一幅,吳梅題字的《南曲譜》,別具意義。
俞家唱,徐家做
晚清民初,上海曲界有「俞家唱,徐家做」之說,「俞家唱」指葉派唱口正宗俞宗海,「徐家做」則是長於做表的徐凌雲。
俞宗海(1847~1930),字粟廬,號韜盦,江蘇松江(今屬上海)人。擅曲唱,早年從同鄉韓華卿學曲,習曲極為嚴格,吳梅曾記俞宗海從韓華卿習曲云「每進一曲,必令籀諷數百徧,純熟而後止。夕則擫笛背奏所習者,一字未安,訶責不少貸。」(〈俞宗海家傳〉)度曲極為講究,嚴格要求咬字、用嗓與節奏,為葉派唱口正宗,專工官生,其他各行也無不精通。周傳瑛回憶幼年聽俞宗海唱曲:「他唱曲極其認真,音色、吐字、唱法、唱腔,直灌眾耳。」晚清民初,崑班衰微,俞宗海為崑曲之存續,不僅力倡崑劇傳習所,也時時關心傳字輩的學習情況。蘇州曲家受其教益而有成就者眾多,尤以吳梅、張紫東、徐鏡清、貝晉眉等人為負盛名。
俞宗海師事盛澤沈景修,通金石,工書法,宗北碑,精書畫鑒別,與同時期名畫家陸廉夫有深交。此處展示俞宗海致顧麟士(鶴廬先生)信札、贈吉園先生扇面,可見文士交往之風雅。
徐凌雲(1886~1966),字文傑,號摹煙,原籍浙江海寧,自袓父移居上海,築雙清別墅,俗稱徐園。自幼濡染崑曲,虛心好學,不拘門戶,更延請名家指點,練功不輟,文武崑亂不擋,尤擅工架繁重的《安天會》、《蘆花蕩》、〈嫁妹〉等戲,表演細膩傳神,有二子,長子子權,工副。次子韶九,工官生。韶九嗓音渾厚遒勁,俞振飛曾記得其父俞宗海告誡:「有徐韶九在,你不要唱大官生。」可見其官生造詣。徐韶九擅畫,花鳥尤見功力,本期展示徐韶九花鳥畫。
京崑名家俞振飛
俞振飛(1902~1993),一名遠威,號箴非、滌盦,行五,自署江南俞五。名曲家俞宗海之子。生於蘇州,隨父習曲,受嚴格的清曲教育,十四歲已擅表演,從全福班名伶沈月泉學戲,又先後從蔣硯香、程繼先學習京劇小生,並經常參加崑京劇演唱活動,聲譽鵲起。俞振飛天生佳嗓,歌喉嘹亮有韻味,表演深具書卷氣,與梅蘭芳、程硯秋、周信芳、馬連良、張君秋等名角多有合作。1957年起,任上海市戲曲學校校長,1978年起,兼任上海崑劇團團長,聲譽卓著。弟子甚多,如崑劇的蔡正仁、岳美緹、王泰琪;京劇的葉少蘭、名票顧鐵華等,均得俞振飛親授。
俞振飛自幼隨父親俞宗海,出入文人雅集,書畫古玩,品評鑑賞,閒談之間耳濡目染,對日後的表演藝術影響深遠。俞宗海不讓俞振飛進新式小學,而讓俞振飛在張紫東私塾,從名師吳潤之讀書,識四聲音韻,又熟讀詩詞,俞振飛的詩詞造詣,根基於此。十四歲時,在俞宗海的安排下,拜近代著名畫家陸廉夫為師,先習山水,後習花鳥,俞振飛在陸廉夫的指導下,畫了兩年的石頭,奠定扎實的基本功。陸廉夫去世後,俞宗海諄諄囑咐,在上海向名畫家馮超然習畫。俞振飛書法家學淵源,五、六歲起,隨父親習字,俞宗海認為,從北碑入手,打好基礎,方見功力,因此只讓俞振飛學碑,俞宗海過世後,俞振飛才開始臨帖,深受董其昌、趙孟頫的影響,其字渾厚中見娟秀,風致翩然。此處展示俞振飛1979至1983年間,寫給弟子宋鐵錚的信件,及臺灣名曲友周惠蘋捐贈,俞振飛親筆題贈之《振飛曲譜》,字裡行間,不難看出俞振飛對崑曲後學的期許。
百年傳承:傳字輩
1921年,在江南曲友倡議推動之下,在蘇州成立崑劇傳習所,招收的學員,後世稱之為「傳字輩」。由於崑曲文本出自明清名家手筆,沒有文化素養,便無法演繹曲情,因此,傳字輩坐科期間,由吳梅推薦精通古文的傅子衡來教授「文化課」,為傳字輩打下文化基礎。戲曲評論家黃南丁早年著文評述新樂府崑班有「四個半全才」,其中一位,便是倪傳鉞。
倪傳鉞,原名筱榮,後易名宗揚,江蘇蘇州人,1922年進入崑劇傳習所,師承吳義生,工老外,兼習老生。倪傳鉞學藝用功,嗓音蒼勁,擅長做表,是傳字輩中挑大梁的「外」,如《十五貫・判斬、見都、訪鼠、測字》的況鍾、《牧羊記・望鄉》的蘇武、《如是觀・交印》的宗澤,皆是其擅長的名劇。倪傳鉞好學不倦,不僅能填詞譜曲,又工於書畫,曾從蘇州著名山水畫家陳子清學畫,得其真傳,被譽為傳字輩中的秀才。此處展示倪傳鉞的山水畫,及崑劇傳習所舊址圖,佈局別有巧思,清雅動人,可見其書畫造詣。
傳字輩出科後,先後成立「新樂府」與「仙霓社」,從當時的評論,便可看出曲友的殷殷期許,如讚顧傳玠、朱傳茗「或濯濯如春柳,或燦燦如奇葩」、周傳瑛「丰度翩翩,神情可念」,二戰期間,仙霓社散班,藝人四散,周傳瑛、王傳淞改投國風蘇劇團,直到1954年的《十五貫》,一齣戲救活了一個劇種,崑曲歷史開啟了新的篇章,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,更見情誼。此處展示胡忌〈傳淞先生靈前長歌〉。胡忌,受業於趙景深,曾任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助理,協助董每戡、王季思等從事戲劇研究。胡忌與傳字輩有深厚的淵源,其崑曲的啟蒙,便是1950年代在張允和家,從張傳芳拍曲。1954年,上海崑大班開辦,胡忌透過張傳芳的關係,向傳字輩鄭傳鑑、朱傳茗等人請教,與傳字輩有深厚的關係,此處展示的〈傳淞先生靈前長歌〉,為1987年王傳淞過世,胡忌哀悼王傳淞之作,有「為人率真誠且篤,為戲詼諧誰可及」之句,筆墨之間,真情流露。
當代崑曲名家的筆墨之美
二戰期間,仙霓社藝人四散,崑曲命垂一線,王傳淞、周傳瑛先後搭入國風蘇劇團,1954年編演的一齣《十五貫》,被譽為「一齣戲救活了一個劇種」,當代崑劇新頁,於此展開。
《十五貫》成功之後,各地陸續成立崑劇院團,1956年江蘇省蘇崑劇團、1957年北方崑曲劇院、1960年湖南湘崑劇團、1961年上海青年京崑劇團等,崑曲迎來復甦的契機。新一輩的崑曲藝人,同樣面對世代的更替,雖然在傳統與創新之間,詮釋崑曲不同的可能性,但傳統文化的底蘊,仍是部分崑曲人的堅持。
當代崑曲藝人,不乏精於書畫者。林繼凡(1946~),江蘇省崑劇院名丑。出身書香門第,其父為清華大學教授,祖父為吳中名醫,雅好書畫古玩,吳門畫派張辛稼是其故交,林繼凡8歲開始,隨張辛稼學習書畫,13歲學崑曲,曾得徐凌雲指點,後拜王傳淞為師,專工副丑,演藝精湛,〈蘆林〉、〈活捉〉、〈遊殿〉、〈醉皂〉等戲,丑中有美,氣質不凡,這也歸功於其書畫素養。林繼凡畫作多水墨花鳥,清新空靈,蘇州文人氣韻,盡在筆下。
北方崑曲的侯少奎,出身梨園世家,其父侯永奎,為北方崑弋名宿,有「活林沖」之譽。侯少奎師從其父,工武生花臉,嗓音寬亮,工架氣派,〈刀會〉、〈夜奔〉、〈嫁妹〉均為其代表作。侯少奎工於書畫,曾在臺灣舉辦過個人書畫展,其字渾厚遒勁,力透紙背。又擅繪畫,其所繪戲曲人物,濃墨重彩,表情生動,身段的呈現靜中有動,精準美觀,可見其書畫功力。
本期展示之書畫,尚有江蘇省崑劇院名丑張寄蝶。張寄蝶書畫風格別具,其「武大郎與潘金蓮」、「梨園摯友」兩幅作品,生動活潑,充滿諧趣。計鎮華,上海崑劇團名老生,嗓音溫潤清亮,做表細膩熨貼,其字古樸蒼勁。這些作品,呈現了當代崑曲名家書畫風格的多種面貌。
崑曲博物館典藏崑曲名家書畫信札,多為近代崑曲曲家、藝人之作,近代崑曲名家的文化底蘊,盡在筆下。北京的崑曲,有京朝派的講究,也有崑弋腔的豪放,溥侗、朱家溍、張伯駒、葉仰曦、傅雪漪皆為京朝派崑曲名家,兼擅京劇,精於收藏品鑒。本期展出的名家書畫中,有張伯駒輓侯永奎對聯,京城崑壇情誼,於此可見。在江南,曲學大師吳梅,曾任教於北京大學、中央大學,把崑曲帶進學術殿堂,培育眾多曲學學者,與江南曲家的交往,推動、支持崑劇傳習所,影響甚大。曲家俞宗海通金石書畫,為崑曲葉(堂)派唱口正宗,吳梅稱「傳葉氏正宗,唯君一人而已。」其子俞振飛家學淵源,是當代京崑大師,這些江南曲家,對後來的崑劇傳習所與傳字輩藝人,有深刻的影響。當代崑劇藝人,也延續了這樣的文化傳統,傳統美學的薰陶與表演藝術之氣韻,相輔相成,延續了崑曲的藝術生命。
本期特展,以「地域/人物」為軸,展示館藏當代崑曲名家書畫,透過這些作品,不僅可看出手筆,感受舞臺以外的另一面,更可看出數代崑曲人的交遊,筆墨之間,無不有情。
京城崑曲的名家風雅
北京是明清兩代帝都,人文薈萃,雖與崑曲原鄉蘇州相隔千里,然崑曲是文人、仕宦、皇室生活的一部分,雖然清初以來,弋陽腔、亂彈相繼進入北京,崑曲在北京有所變化,但京朝派崑曲的講究,不亞於蘇州,曲家兼擅京劇,精於書畫。此處展示葉仰曦、張伯駒、朱家溍、傅雪漪等人作品,均為名家手筆。
葉仰曦(1902~1983),本姓葉赫那拉,名昀,自幼從溥侗、鍾秋岩、曹心泉學崑曲,得到溥侗真傳,有很高的崑曲造詣。工老生,聲若洪鐘,宏亮醇厚,能擫笛,〈彈詞》、〈訪普〉均為其擅長劇目。葉仰曦書畫亦習自溥侗,宗宋人遺韻,造詣極高,尤擅畫工筆山水。
張伯駒(1898~1982),本名家騏,字伯駒,別號叢碧,春遊主人,民國四公子之一。張伯駒出身軍閥,曾任鹽業銀行董事長,但厭惡從政為官,喜京劇、書畫,尤精於鑑賞收藏。其京劇宗余派,親炙余叔岩,自謂「我學余派,就是幫他在煙榻上吞雲吐霧,一字字、一句句摳出來的。」故余叔岩的戲,文武崑亂,傳於張伯駒最多。張伯駒的字,源自王羲之《十七帖》,自成一格,用筆飄逸,骨力內含,人稱「鳥羽體」,名畫家劉海粟評之為「運筆如春蠶吐絲,筆筆中鋒,奪人視線,溫婉持重,飄逸酣暢,兼而有之,無浮躁藻飾之氣。」此處展示對聯,為張伯駒輓北方崑曲名伶侯永奎所作。
朱家溍(1914~2003),字季黃,曾任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五十餘年。幼承家學,喜崑曲、京劇,曾從溥侗、曹心泉習崑曲,工老生、小生,又隨遲月亭、劉硯芳學楊派武生。1956年起,長年參加俞平伯創辦的北京崑曲研習社,能戲眾多,文武崑亂不擋。朱家溍是故宮文物品鑑專家,對於北京故宮的文物、演劇有深入的研究。朱家溍書法家學淵源,其父朱文鈞(號翼盫)為金石名家,朱家溍自幼習字,以顏柳為底,尤擅小楷,細膩精美,法度精嚴。
吳梅・中大與崑曲
吳梅(1884~1939),字瞿安,一字靈鳷,江蘇長洲(今蘇州)人。吳梅篤嗜詞曲,曾遊學四方,學文於盛霞飛,學詩於散原老人,學詞於彊村老人,與著名曲家俞宗海交往切磋,能擫笛,唱曲功力深厚。吳梅曾先後於東吳大學堂、北京大學、東南大學、中央大學、中山大學、金陵大學等校任教,主講詞曲二十餘年,培養眾多優秀學生,如唐圭璋、王玉章、盧前、任訥、錢南揚等,奠定近代戲曲之學術基石。吳梅與崑曲藝人的交往互動、指導提攜,亦可見其用心。1917年,蔡元培延聘吳梅至北京大學任教。蔡元培喜歡崑曲,在學校扶持「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崑曲組」,尤喜當時剛嶄露頭角的韓世昌。當時還是北大學生的顧君義,請吳梅到天樂園,觀看韓世昌的〈琴挑〉,吳梅頗為賞識,不久,韓世昌便拜吳梅為師,得其指點;北崑名小生白雲生,也拜吳梅研習曲律與唱法。1921年蘇州崑劇傳習所成立,吳梅是十二人董事之一,不僅推薦傅子衡為傳字輩上文化課,還在寒、暑假返回蘇州時,為傳字輩指點咬字吐音,更大力支持新樂府、仙霓社的演出。吳梅不僅把曲學帶進學術殿堂,也為崑劇的存續,保留一線生機。
吳梅擅詩詞,所作《霜厓三劇》,受當時曲壇好評,1935年,傳字輩排演《湘真閣》,一時引為佳話,有「付之梨園爨弄,詞律俱佳」之評。其書法從帖學為基礎,一任自然,所書立軸、橫幅乃至信札,都為藏家所珍愛。吳梅任教於中央大學時間最長,裁成甚眾,今任教於本校的洪惟助教授、孫玫教授,均為其再傳弟子,中央大學的戲曲研究、崑曲傳承可謂一脈相傳。此處展示館藏吳梅致鶴逸先生顧麟士信札、扇面書法一幅,吳梅題字的《南曲譜》,別具意義。
俞家唱,徐家做
晚清民初,上海曲界有「俞家唱,徐家做」之說,「俞家唱」指葉派唱口正宗俞宗海,「徐家做」則是長於做表的徐凌雲。
俞宗海(1847~1930),字粟廬,號韜盦,江蘇松江(今屬上海)人。擅曲唱,早年從同鄉韓華卿學曲,習曲極為嚴格,吳梅曾記俞宗海從韓華卿習曲云「每進一曲,必令籀諷數百徧,純熟而後止。夕則擫笛背奏所習者,一字未安,訶責不少貸。」(〈俞宗海家傳〉)度曲極為講究,嚴格要求咬字、用嗓與節奏,為葉派唱口正宗,專工官生,其他各行也無不精通。周傳瑛回憶幼年聽俞宗海唱曲:「他唱曲極其認真,音色、吐字、唱法、唱腔,直灌眾耳。」晚清民初,崑班衰微,俞宗海為崑曲之存續,不僅力倡崑劇傳習所,也時時關心傳字輩的學習情況。蘇州曲家受其教益而有成就者眾多,尤以吳梅、張紫東、徐鏡清、貝晉眉等人為負盛名。
俞宗海師事盛澤沈景修,通金石,工書法,宗北碑,精書畫鑒別,與同時期名畫家陸廉夫有深交。此處展示俞宗海致顧麟士(鶴廬先生)信札、贈吉園先生扇面,可見文士交往之風雅。
徐凌雲(1886~1966),字文傑,號摹煙,原籍浙江海寧,自袓父移居上海,築雙清別墅,俗稱徐園。自幼濡染崑曲,虛心好學,不拘門戶,更延請名家指點,練功不輟,文武崑亂不擋,尤擅工架繁重的《安天會》、《蘆花蕩》、〈嫁妹〉等戲,表演細膩傳神,有二子,長子子權,工副。次子韶九,工官生。韶九嗓音渾厚遒勁,俞振飛曾記得其父俞宗海告誡:「有徐韶九在,你不要唱大官生。」可見其官生造詣。徐韶九擅畫,花鳥尤見功力,本期展示徐韶九花鳥畫。
京崑名家俞振飛
俞振飛(1902~1993),一名遠威,號箴非、滌盦,行五,自署江南俞五。名曲家俞宗海之子。生於蘇州,隨父習曲,受嚴格的清曲教育,十四歲已擅表演,從全福班名伶沈月泉學戲,又先後從蔣硯香、程繼先學習京劇小生,並經常參加崑京劇演唱活動,聲譽鵲起。俞振飛天生佳嗓,歌喉嘹亮有韻味,表演深具書卷氣,與梅蘭芳、程硯秋、周信芳、馬連良、張君秋等名角多有合作。1957年起,任上海市戲曲學校校長,1978年起,兼任上海崑劇團團長,聲譽卓著。弟子甚多,如崑劇的蔡正仁、岳美緹、王泰琪;京劇的葉少蘭、名票顧鐵華等,均得俞振飛親授。
俞振飛自幼隨父親俞宗海,出入文人雅集,書畫古玩,品評鑑賞,閒談之間耳濡目染,對日後的表演藝術影響深遠。俞宗海不讓俞振飛進新式小學,而讓俞振飛在張紫東私塾,從名師吳潤之讀書,識四聲音韻,又熟讀詩詞,俞振飛的詩詞造詣,根基於此。十四歲時,在俞宗海的安排下,拜近代著名畫家陸廉夫為師,先習山水,後習花鳥,俞振飛在陸廉夫的指導下,畫了兩年的石頭,奠定扎實的基本功。陸廉夫去世後,俞宗海諄諄囑咐,在上海向名畫家馮超然習畫。俞振飛書法家學淵源,五、六歲起,隨父親習字,俞宗海認為,從北碑入手,打好基礎,方見功力,因此只讓俞振飛學碑,俞宗海過世後,俞振飛才開始臨帖,深受董其昌、趙孟頫的影響,其字渾厚中見娟秀,風致翩然。此處展示俞振飛1979至1983年間,寫給弟子宋鐵錚的信件,及臺灣名曲友周惠蘋捐贈,俞振飛親筆題贈之《振飛曲譜》,字裡行間,不難看出俞振飛對崑曲後學的期許。
百年傳承:傳字輩
1921年,在江南曲友倡議推動之下,在蘇州成立崑劇傳習所,招收的學員,後世稱之為「傳字輩」。由於崑曲文本出自明清名家手筆,沒有文化素養,便無法演繹曲情,因此,傳字輩坐科期間,由吳梅推薦精通古文的傅子衡來教授「文化課」,為傳字輩打下文化基礎。戲曲評論家黃南丁早年著文評述新樂府崑班有「四個半全才」,其中一位,便是倪傳鉞。
倪傳鉞,原名筱榮,後易名宗揚,江蘇蘇州人,1922年進入崑劇傳習所,師承吳義生,工老外,兼習老生。倪傳鉞學藝用功,嗓音蒼勁,擅長做表,是傳字輩中挑大梁的「外」,如《十五貫・判斬、見都、訪鼠、測字》的況鍾、《牧羊記・望鄉》的蘇武、《如是觀・交印》的宗澤,皆是其擅長的名劇。倪傳鉞好學不倦,不僅能填詞譜曲,又工於書畫,曾從蘇州著名山水畫家陳子清學畫,得其真傳,被譽為傳字輩中的秀才。此處展示倪傳鉞的山水畫,及崑劇傳習所舊址圖,佈局別有巧思,清雅動人,可見其書畫造詣。
傳字輩出科後,先後成立「新樂府」與「仙霓社」,從當時的評論,便可看出曲友的殷殷期許,如讚顧傳玠、朱傳茗「或濯濯如春柳,或燦燦如奇葩」、周傳瑛「丰度翩翩,神情可念」,二戰期間,仙霓社散班,藝人四散,周傳瑛、王傳淞改投國風蘇劇團,直到1954年的《十五貫》,一齣戲救活了一個劇種,崑曲歷史開啟了新的篇章,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,更見情誼。此處展示胡忌〈傳淞先生靈前長歌〉。胡忌,受業於趙景深,曾任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助理,協助董每戡、王季思等從事戲劇研究。胡忌與傳字輩有深厚的淵源,其崑曲的啟蒙,便是1950年代在張允和家,從張傳芳拍曲。1954年,上海崑大班開辦,胡忌透過張傳芳的關係,向傳字輩鄭傳鑑、朱傳茗等人請教,與傳字輩有深厚的關係,此處展示的〈傳淞先生靈前長歌〉,為1987年王傳淞過世,胡忌哀悼王傳淞之作,有「為人率真誠且篤,為戲詼諧誰可及」之句,筆墨之間,真情流露。
當代崑曲名家的筆墨之美
二戰期間,仙霓社藝人四散,崑曲命垂一線,王傳淞、周傳瑛先後搭入國風蘇劇團,1954年編演的一齣《十五貫》,被譽為「一齣戲救活了一個劇種」,當代崑劇新頁,於此展開。
《十五貫》成功之後,各地陸續成立崑劇院團,1956年江蘇省蘇崑劇團、1957年北方崑曲劇院、1960年湖南湘崑劇團、1961年上海青年京崑劇團等,崑曲迎來復甦的契機。新一輩的崑曲藝人,同樣面對世代的更替,雖然在傳統與創新之間,詮釋崑曲不同的可能性,但傳統文化的底蘊,仍是部分崑曲人的堅持。
當代崑曲藝人,不乏精於書畫者。林繼凡(1946~),江蘇省崑劇院名丑。出身書香門第,其父為清華大學教授,祖父為吳中名醫,雅好書畫古玩,吳門畫派張辛稼是其故交,林繼凡8歲開始,隨張辛稼學習書畫,13歲學崑曲,曾得徐凌雲指點,後拜王傳淞為師,專工副丑,演藝精湛,〈蘆林〉、〈活捉〉、〈遊殿〉、〈醉皂〉等戲,丑中有美,氣質不凡,這也歸功於其書畫素養。林繼凡畫作多水墨花鳥,清新空靈,蘇州文人氣韻,盡在筆下。
北方崑曲的侯少奎,出身梨園世家,其父侯永奎,為北方崑弋名宿,有「活林沖」之譽。侯少奎師從其父,工武生花臉,嗓音寬亮,工架氣派,〈刀會〉、〈夜奔〉、〈嫁妹〉均為其代表作。侯少奎工於書畫,曾在臺灣舉辦過個人書畫展,其字渾厚遒勁,力透紙背。又擅繪畫,其所繪戲曲人物,濃墨重彩,表情生動,身段的呈現靜中有動,精準美觀,可見其書畫功力。
本期展示之書畫,尚有江蘇省崑劇院名丑張寄蝶。張寄蝶書畫風格別具,其「武大郎與潘金蓮」、「梨園摯友」兩幅作品,生動活潑,充滿諧趣。計鎮華,上海崑劇團名老生,嗓音溫潤清亮,做表細膩熨貼,其字古樸蒼勁。這些作品,呈現了當代崑曲名家書畫風格的多種面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