樂府傳聲

崑劇傳字輩特展

一九二一年秋,蘇州桃花塢西大營門五畝園,「崑劇傳習所」開辦了,一批年約十一、二歲的孩子,進入了「崑劇傳習所」,他們被寄與厚望,但等待他們的,卻是一段充滿磨難的人生。他們是「崑劇傳字輩」,傳承蘇州正崑的一脈幽蘭之香。
清末民初,崑曲漸衰,戲班、藝人凋零,由張紫東、穆藕初等人倡議創辦的蘇州崑劇傳習所,是近代崑曲承先啟後的篇章。崑劇傳習所持續五年,招收的學員前後有六十餘名,最後出科的四十餘人,正是大家所熟知的「傳字輩藝人」。在傳習所,這些出身貧寒的學員,不僅得以溫飽,也受到了完整嚴格的崑劇教育,學員不只學戲,也重視傳統文化底蘊的培養。他們繼承文全福班沈月泉、施桂林、陸壽卿等老藝人,經過了風雨飄搖的年代,一九五年代以後,把一身的戲,傳給了上海的崑大班、浙江的世字輩、蘇州的繼字輩等今日重要的崑曲藝人。一九二一年成立的「崑劇傳習所」,成為崑曲藝術傳續至今的關鍵。


蘇州崑劇傳習所
晚清民初,崑曲衰微,職業崑班逐一報散,連崑曲的發源地蘇州,都只剩下一個文全福班。但在蘇州、上海一帶,仍有不少醉心於崑曲的曲友,他們組織曲社,延聘名師習曲,也關心崑曲的存續。一九二o年,實業家穆藕初,邀請了張紫東、俞粟廬、俞振飛、沈月泉等人,在杭州西湖邊的韜盫小住唱曲,笛韻曲聲之間,談起崑曲薪傳之事,認為應趁文全福班老藝人健在,培養年輕的崑劇演員。為此,張紫東、徐鏡清、貝晉眉等人四處奔走,匯聚江浙一帶曲友的力量,並在穆藕初的資金支持下,崑劇傳習所終於在一九二一年秋天順利開辦。
崑劇傳習所所在的五畝園,北宋時曾為梅園、章園,曲水流觴,風雅非常。後來幾經興廢,到了民國初年,已是被稱為「輪香局善堂」的義莊。傳習所成立之際,為節省經費,租借了五畝園的十多間房舍,昔日蕭條陰森,頓時弦歌不輟。今日五畝園崑劇傳習所舊房舍已拆除,只能從九o年代的舊照,遙想當日傳字輩學員學戲的風景。


傳習所生活與大先生沈月泉
崑劇傳習所的生活規律而嚴格,學員的一天從早晨六點開始,七點早飯,八點開始上課練功。崑曲文詞典雅,文化涵養至為重要,因此,課程從國文與體育拳術課開始。上午十點以後,分桌臺跟著老師拍曲學戲,並學吹笛、嗩吶、鼓板和其他武場樂器,晚上九點至十點就寢。
傳習所的教師,主要是文全福班的藝人:旦行的許彩金、尤彩雲;副、丑行的沈斌泉、陸壽卿;老生行的吳義生等。其中以「大先生」沈月泉最為重要。沈月泉,本名全福,晚清崑劇名小生沈壽林之子,有「小生全才」之稱,能戲極博,生旦淨丑都精熟,熱心,循循善誘,傳字輩演員受其熏陶最多,顧傳玠、周傳瑛得其真傳。


傳字輩
學員進入傳習所,試讀半年,然後簽定關書(合約),學戲三年,幫唱二年,五年滿師出科,自食其力。學員入行第三年分定行當家門。分行主要依據天賦條件,如王傳淞曾自述,幼時因五官端正,初學小生,後來因「天性好動,愛做滑稽動作,眼睛一副靈活的眼神;加上平時喜歡扛肩胛,縮頭頸,伸舌頭,說起話來手舞足蹈。」更適合唱副丑,因此改為副丑行。
定行後,由上海賡春曲社王慕喆為學員起藝名。為表達崑曲薪傳不息之意,取名字第一個字為「傳」,第二個字則依行當決定部首,小生從「玉」旁,取玉樹臨風之意;旦腳從「艸」部,取香草美人之意;老生與淨腳從「金」部,寓黃鐘大呂、聲清激越之意;副與丑則取其滑稽詼諧、口若懸河,以「氵」為其名字偏旁。這也是「傳字輩」得名的由來。


新樂府、仙霓社與「國風」
傳字輩出科,組班「新樂府」,一時頗受注目,曾有觀眾評論:「傳玠、傳茗,正當妙年,或濯濯如春柳,或燦燦如奇葩,清歌妙舞,一回視聽,令人作十日思。」「傳瑛嗓音雖澀,而風度翩翩,神情可念。」當時的新樂府能戲眾多,又向京劇藝人林樹森、蓋叫天等學崑腔武戲,觀眾耳目一新,情勢大好。
好景不常,新樂府及後來改組的「仙霓社」,輾轉演出於上海的笑舞臺、大世界等遊藝場,雖然技藝精湛,但當時劇壇已是京劇的天下,加以太平洋戰爭爆發,行頭毀於戰火,仙霓社難以支撐,不久即宣告解散。
仙霓社解散後,傳字輩藝人四散,處境淒涼,倪傳鉞、姚傳薌改行,趙傳珺貧病交迫,凍餓死在上海街頭,周傳瑛、王傳淞加入了朱國樑主持的國風蘇劇團,唱著「半崑半蘇」,流轉演出於江南水鄉。


傳承
一九五六年,浙崑改編《十五貫》,被譽為「一齣戲救活了一個劇種」。這齣戲引起了對崑劇的重視,影響了江蘇省蘇崑劇團(1956)、北方崑曲劇院(1957)、湖南湘崑劇團(1960)、上海青年菁崑劇團(1961)的成立,招收的一批新秀,如江蘇「繼字輩」、浙江「世字輩」、上海「崑大班」等。傳字輩藝人把戲傳給了下一代藝人,也使得崑劇六百年命脈延續至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