蓬萊新韻

臺灣新編崑劇特展

崑腔新戲
    新戲的創作,伴隨崑曲歷史而發展。明代中葉,對於「新戲」和「老戲」已有界定:老戲為眾所熟知的南戲名作,至於湯顯祖、沈璟等人創作的傳奇,就被認為是「新戲」,二者有所區別。沈璟《博笑記》有一段〈假婦人〉,劇中淨、丑問小旦「記得多少戲文」,小旦唱北【寄生草】,歷數荊、劉、拜、殺、伯喈、金印等南戲後,旁邊的人起哄道:「卻怎麼沒有新戲文呢?」小旦妙回:「新戲文好的雖多,都容易串,我只在戲房裡看一齣就上一齣,數不得許多。」由此看出在當時演員心目中,新戲與老戲的差別。 清代中葉以後,花部諸腔興起,崑班因應市場求新求變,不僅改編老戲,也編演新戲,包括燈彩戲如《洛陽橋》;小本戲如《折桂傳》、《三笑》;時事劇如《火燒第一樓》;時劇如〈借靴〉等,這些戲新奇熱鬧、情節緊湊、趣味橫生,在晚清上海十里洋場,展現出有別於典雅傳統戲的新鮮風采


臺灣與新編崑劇的邂逅
    一九四九年,熱愛崑曲的曲友隨國民政府來臺,同年發起曲會,當時的崑曲活動,以傳統折子戲的唱演傳習為主。一九五四年,浙江崑劇團改編《十五貫》「一齣戲救活了一個劇種」,五〇、六〇年代各劇團新編、改編戲蔚為風潮,因兩岸隔絕,新編崑劇並未對臺灣產生影響。一九九二年,上海崑劇團是開放兩岸交流後第一個來臺演出的職業戲曲劇團,曾永義、洪惟助兩位教授的推動,更在臺灣掀起崑曲熱。一九九七年,成立不久的國光劇團,特邀原上崑名旦華文漪,結合當家小生高蕙蘭為首的國光班底,演出崑劇《釵頭鳳》,這是國光劇團創團後第一部大型製作,也是新編崑劇第一次登上臺灣舞臺。
    《釵頭鳳》是崑劇新編戲,一九八一年上海崑劇團首演,演出陸游與唐琬的愛情悲劇,一九九七年五月於臺北國家劇院復排登場,由上崑沈斌導演,高蕙蘭(1946~2001)飾演陸游,華文漪飾演唐琬。高蕙蘭、華文漪於一九九二年合演崑曲《牡丹亭》,至今仍深植臺灣觀眾的心中,一九九七年的《釵頭鳳》更是首度合作的新編崑劇,高蕙蘭飾演的陸游,從年輕到晚年,人物形象刻畫細膩,內斂深厚,華文漪則風華正茂,光彩照人。臺灣觀眾也因此感受到新編崑劇不同於傳統折子戲的敘事與審美。



臺灣新編崑劇第一人——曾永義
    一九九七年的《釵頭鳳》,是新編崑劇第一次登上臺灣舞臺,而二〇〇四年新編崑劇《梁祝》,則是臺灣的第一部「自製」新編崑劇。《梁祝》編劇是臺灣大學曾永義教授。曾永義教授除了學術成就外,自一九八七年創作第一部歌劇《霸王別姬》後,一九九〇年代起,開始戲曲劇本的創作,劇作連連。《梁祝》完成於二〇〇三年,次年耶誕節由國光劇團於臺北國家劇院連演三天,場場爆滿,寫下開演十九天前銷售一空的票房記錄。首演陣容可謂眾星雲集,由魏海敏、曹復永領銜,三位祝英臺、四位梁山伯,詮釋出不同而豐滿的人物形象。
    自《梁祝》以後,曾永義教授接連推出新編崑劇,包括二〇〇七年《孟姜女》、二〇〇九年《李香君》、二〇一一年《楊妃夢》、二〇一五《曲聖魏良輔》、二〇一七年《蔡文姬》、《雙面吳起》、二〇一八年《二子乘舟》(以上為首演年份),其創作文思泉湧,填曲務求合於格律,用典古雅,才藻富瞻,兼具學者本色與文人風采,《楊妃夢》一劇,更可謂凝聚數十年學術積累的佳作。曾永義教授數十年來,對《長生殿》與李、楊故事有深入研究,在《楊妃夢》中,歷來文學作品的眾說紛紜,化為貴妃與劇中人物程教授夢中的對話與畫面,闡發新解,哀婉動人。



相距五百年的崑劇推手——從《浣紗記》到洪惟助《范蠡與西施》
    十六世紀梁辰魚《浣紗記》,被認為是第一部依新聲崑腔所作的傳奇,張岱《陶庵夢憶》記虎丘中秋曲會,寫盡《浣紗記》的風行。中秋時節,蘇州城男女老少湧入虎丘,絲管繁興,數千人唱著同場大曲「錦帆開,澄湖萬頃」,這首曲子,出自《浣紗記》第十四齣〈打圍〉,從眾人同唱的熱鬧景況,不難看出此劇的流行,崑劇史家陸萼庭便認為此劇「擴大了崑腔的影響」。 五百年後的廿世紀末,洪惟助教授在臺灣致力於推廣崑曲,如崑曲傳習計畫、臺灣崑劇團的培訓與演出,而崑曲博物館(戲曲研究室)的收藏與研究成果,更對於臺灣戲曲藝術與學術的發展,都有深遠的影響。
    洪惟助教授第一部新編崑劇《范蠡與西施》,取材自《浣紗記》,其創作善於細膩刻畫人物內心的情感轉折,並刪去了原作繁雜的情節線索。由於多年研究詞曲,洪惟助教授善於化用原作曲詞,並有自度曲,率意為長短句,情感飽滿,淋漓暢快,同時保有崑曲音樂的特色。此劇二〇一三年由臺灣崑劇團、浙江崑劇團於杭州、臺北聯合首演。



《牡丹亭》的青春幻夢——白先勇《青春版牡丹亭》
    古老的崑曲,如何進入現代年輕人的世界?白先勇有感於崑曲的沒落,想為崑曲做些事情,二〇〇四年,號召兩岸學者藝術家,打造青春版《牡丹亭》,世界首演就在臺北國家劇院。 所謂的「青春版」,不只是演員的青春。《牡丹亭》的製作,是古典崑曲與當代藝術碰撞的火花,劇本整理忠於原著,名家汪世瑜、張繼青傳授正統的崑曲,為了合於當代人的情思,除了劇本略有刪修,呈現手法更匯集了當代藝術家的創意,包括舞臺調度的豐富隱喻、舞蹈與音樂融入手眼身法步的傳統工法、戲服用色與刺繡的講究、結合現代水墨的極簡舞臺等。《舊金山紀事報》評論舞臺景觀:「從金光燦爛、雉翎抖擻,到密綿刺繡,淡雅合宜,本身已經構成了敘事性的奇觀。淡墨山水至全然抽象的繪畫背景,亦復如是,以崑曲角度而言,這些都是徹底現代而浪漫的。」「青春」一詞,在《牡丹亭》的傳統美學中,演繹出當代品味。
    本區展示青春版《牡丹亭》二〇〇四年第一版,杜麗娘、柳夢梅戲服,目前由崑山當代崑劇院收藏,慷慨借展。展櫃內同時展出青春版《牡丹亭》攝影師許培鴻攝影作品,許培鴻從彩排階段,就深入劇組,投入攝影工作,能夠精準掌握演員的狀態與神韻,透過攝影機,記錄演出真實,也呈現了青春版《牡丹亭》所追求的極致美學。



臺灣新編崑劇多元美學——二分之一Q、蘭庭崑劇團
    一九九〇年代以後,崑曲在臺灣,逐漸成為傳統戲曲的新時尚,崑劇團體各領風騷,演繹崑曲的多元美學。
    蘭庭崑劇團二〇〇五年創團,其製作讓崑曲在「傳統」與「現代」之間,取得最美的平衡。蘭庭崑劇團善於在不同氛圍的歷史空間中,融合激盪崑曲的古典之美,發揮了獨特的「環境劇場」魅力。
    創團於二〇〇六年的二分之一Q劇場,以「一半崑曲、一半未知」的概念,運用現代劇場的思維手法,詮釋傳統崑曲經典,為崑曲注入嶄新的思維,跨域嘗試大膽而細膩,受到藝文界注目。